媒體報道
“陜煤號”機車,屬于智能化機車,可以實現無人駕駛。
打造建設運營“新速度”、構建現代流通“新體系”、支撐循環發展“新格局”。
面對國家深化煤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國家戰略,成立于2016年底的陜西鐵路物流集團緊抓運輸結構“公轉鐵”優化升級機遇,圍繞國家打贏藍天保衛戰的總體布局,積極參與西部大開發、中部崛起和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牢牢打下發展“根基”,努力打造北煤東送南運大通道建設運輸新格局。
點題
供給側改革 鐵路物流集團擔當主力軍
2018年9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推進運輸結構調整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其中明確,以汾渭平原(包括山西、河南、陜西3?。┑葏^域為主戰場,推進大宗貨物運輸“公轉鐵、公轉水”。
究竟什么是“公轉鐵”?簡而言之,就是公路運輸向鐵路運輸轉化。
在交通運輸中,大宗貨物運輸鐵路應該是主力?!肮D鐵”是建立在科學論證并參考發達國家經驗基礎上提出來的。貨物運量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一次運量越大均攤成本越少,消耗越低。像煤炭、礦石、糧食等大宗貨物,使用鐵路運輸成本更低。
此外,“公轉鐵”也是綠色發展的要求。近幾年,霧霾已經對人民生活造成了嚴重的危害,防治大氣污染,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是當前環境保護的首要工作。交通運輸行業既是能耗大戶,也是排放大戶,公路貨運車輛特別是中重型柴油貨車尾氣排放是主要大氣污染源之一。公路運輸基數大、污染物排放量大,導致交通運輸業總體污染物排放量過高。
交通運輸業肩負著綠色發展的重任,加快實施“公轉鐵”是綠色發展的有效手段。2016年底,陜煤集團整合內部資源,陜西鐵路物流集團應運而生。
鐵路物流集團所屬各單位地處陜北地區,如何將陜北優質煤炭資源發往全國各地,服務國家發展大局,助力打贏藍天保衛戰和扶貧攻堅戰?如何把陜煤在陜北地區資源等優勢,更好地轉化為產業優勢和發展優勢?
這些問題,成為陜西鐵路物流集團成立以來一直思考的問題。
靖神鐵路建設速度和運營速度的“雙速度”是鐵路物流集團建設運營“新速度”的集中展現。
破局
“3+2”戰略定位 服務國家戰略大局
在對經濟發展和科技進步的深刻洞察,對既有存量和潛在增量的科學分析后,鐵路物流集團領導班子為發展點題破局:立足陜煤、聚焦陜西、輻射全國、放眼世界,作為板塊公司與陜煤集團創建世界一流企業同頻共振,提出“3+2”戰略定位(服務陜煤發展大局、服務陜西發展大局、服務國家戰略大局,成為陜煤集團的戰略“支撐點”和新的利潤“增長極”),“221”發展愿景(打造“雙智”企業,建設智能鐵路、發展智慧物流;向“兩商”轉變,由傳統承運人向一流的綜合物流服務商和方案解決商轉變,融入“一帶一路”)和“1255”階段目標。
服務“三個大局”是鐵路物流集團的初心使命。
從陜煤內部來看,主要服務“二北二元一化學”,即服務榆北煤業、陜北礦業,北元化工、天元化工,榆林化學。結合所屬鐵路貫穿榆神礦區、榆橫礦區、神府礦區三大礦區和榆神工業園、榆橫工業園、靖邊能源化工園區、錦界工業園等四大園區的實際,謀劃為“三大礦區、四大園區”提供一流服務,提高“三區四園”服務水平。
隨著鐵路基礎設施網絡的完善,進一步拓展至鄂爾多斯盆地,大力發展以鐵路綠色運輸為主的多式聯運智慧物流體系,提供從裝車源頭到終端客戶的全流程、一體化綜合物流服務,服務國家戰略。
推進運輸結構調整,積極開展鐵路運能提升行動,提升路網運輸能力,推進大宗貨物運輸“公轉鐵”,推進運輸結構調整,提高綜合運輸效率、降低物流成本,通過環保綠色的運輸方式,助力打贏藍天保衛戰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以優質高效運輸組織激活釋放運能,發揮邊際效應,實現價值最大化,為國家發展貢獻堅實力量,為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撐,展現打贏藍天保衛戰的鐵路物流擔當。
采訪團在孟家灣車站看到,這里正在加緊施工,一系列規劃、舉措,圖文并茂,令人精神振奮。
布局
“三新”戰略 成推動發展新引擎
2019年9月,新修建的靖神鐵路順利實現與浩吉鐵路同步初期開通運營。
靖神鐵路建設速度和運營速度的“雙速度”是鐵路物流集團建設運營“新速度”的集中展現。
靖神鐵路開通以來,積極參與“公轉鐵”運輸,提高運輸效能效率。
在榆林市榆陽區,陜西鐵路物流集團車務段孟家灣車站,停放著一輛“陜煤號”電力機車,前端“雄獅”造型威武霸氣,最高運行速度120KM/h,同時擁有國內最為先進的列車運行監控系統和智能駕駛技術……其所??康拿霞覟耻囌?,主要辦理列車到發、會讓、機車整備加油等工作,車站設有到發線8條,均可滿足萬噸接發車要求。
據了解,靖神鐵路開通以來,積極參與“公轉鐵”運輸,提高運輸效能效率,大幅增加鐵路運量,千方百計降低社會物流成本,打贏藍天保衛戰。
2020年5月14日,靖神鐵路運量突破1000萬噸大關,2020年7月31日,靖神鐵路運量突破1500萬噸大關。在項目建設“靖神速度”的基礎上,又創造了開通首年運輸上量的“靖神速度”。
礦方能生產多少、銷售能賣出多少,鐵路就能運輸多少。這是鐵路物流集團的莊重承諾。
機遇
智能鐵路、智慧物流 培育發展新動能
10月15日,由省國資委宣傳處組織的以“經濟促增長,國企勇擔當”為主題的媒體采訪團來到孟家灣車站看到,這里正在加緊施工,車站工作人員向媒體團展示了陜西鐵路物流集團的一系列規劃、舉措,圖文并茂,令人精神振奮。
孟家灣車站,工作人員展示了陜西鐵路物流集團的一系列規劃、舉措,圖文并茂,令人精神振奮。
未來這里將最終形成神木西、靖邊北、紅石峽、金雞灘支線四個方向的行車能力,為進一步解決北煤南運的“最先一公里”問題打下堅實基礎。
在孟家灣機輛中心,媒體團記者見到了“陜煤號”機車。
據現場工作人員介紹,這型機車由中車株洲電力機車有限公司2020年生產,靖神鐵路線上共有8臺。該機車速度為120km/h,12軸、總功率14400KW,提升乘務員的作業環境,屬于智能化機車,可以實現無人駕駛。
近年來,鐵路物流集團通過不斷推進改革創新,讓智能化成為“改變鐵路物流形象、奠定鐵路物流地位、保持鐵路物流領先”的有力支撐,以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為主線,促進鐵路運輸提效能、擴功能、增動能。
據了解,靖神鐵路開通運營一年來,已累計發運煤炭2000萬噸,預計2020年全年運量將突破2300萬噸。靖神鐵路靖邊北口煤炭運量已占浩吉鐵路運量的90%以上。
在當前“雙循環”戰略布局下,鐵路物流集團抓住機遇、未雨綢繆、提前布局、主動作為,支撐循環發展“新格局”。
鐵路物流集團建設智能鐵路,發展智慧物流,打造“1152”智能化體系,堅持創新引領,把握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帶來的機遇,通過合作創新攻克技術難關,培育新的增長動能,推進新舊動能轉換,實現轉型升級和培育新發展動能的雙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