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動態
陜西鐵路物流集團作為陜煤集團統一管理、集中運營鐵路資產的主體,成立于2016年12月,授權管理靖神鐵路、紅檸鐵路、榆橫鐵路、馮紅鐵路、西平物流、神大物流6家控股公司和浩吉鐵路、陜西省鐵路集團、包神鐵路、凱通集運、濟礦物流、榆神集運6家參股公司,運營及在建鐵路里程約580公里,整合內外部相關資源后鐵路里程達到1000公里。債轉股完成后注冊資本金將達到400億元。
為充分釋放運能, 鐵路物流集團成立以來,堅定“3+2”戰略定位、“221”發展愿景和“1255”階段目標,服務鐵路運輸“前后一公里”發展。
“3+2”戰略定位引領新方向。服務陜煤發展大局、服務陜西發展大局、服務國家戰略大局,成為陜煤集團的戰略“支撐點”和新的利潤“增長極”。
“221”發展愿景描繪新藍圖。建設智能鐵路、發展智慧物流;由傳統鐵路承運人向一流的綜合物流服務商和方案解決商轉變;深度融入共建“一帶一路”大格局。
同頻共振奮進新時代?!?255”階段目標與陜煤集團“16555”同頻共振,到2025年,鐵路里程達到1000公里,運輸能力2億噸以上,實現收入500億元,利潤50億元。
一、打造建設運營新速度,推進運輸結構調整
在項目建設和運輸量上,堅持高速度推進,實現建設運營“雙速度”,開展鐵路運能提升行動,提升路網運輸能力,推進大宗貨物運輸“公轉鐵”,推進運輸結構調整,提高綜合運輸效率、降低物流成本。
追趕超越激發新活力。靖神鐵路建設堅持“三個千方百計”(千方百計配足配強施工力量及施工機械、千方百計增加作業面、千方百計保證施工作業連續性)和“四個到位”(資金到位、土地到位、圖紙到位、團隊到位),實現了“工程質量不低于浩吉鐵路,工程單價不高于浩吉鐵路”的追趕超越對標目標。發揮靖神鐵路建成的引領作用,加快馮紅萬噸重載鐵路建設,解決“最前一公里”銜接不暢問題。
靖神速度展現新擔當。靖神鐵路對標浩吉鐵路,僅用了19個月的有效施工期,實現與浩吉鐵路同步開通運營,創造了“靖神速度”。對榆橫、紅檸和靖神3條鐵路進行資源整合,開展“三項制度”改革,打造復合型崗位,推進流程再造,實現效率更高、成本更低、安全可靠。靖神鐵路開通一年以來,已累計發運煤炭2000多萬噸,占浩吉鐵路運量的90%以上,在項目建設的“靖神速度”基礎上,又創造了開通首年運輸上量的“靖神速度”。不斷深挖運輸潛力,制定“一企一策”方案,展現了國企擔當。
萬噸重載促進新作為。開行萬噸重載列車,滿軸滿載。截至10月15日,鐵路物流集團今年已發運煤炭4600多萬噸,比去年同期增運約2200萬噸,預計今年鐵路物流集團運量可達6000萬噸,開創運輸結構調整工作新局面。
雙智建設開啟新征程。建設智能鐵路、發展智慧物流,穩步推進智能調度、智能駕駛、移動閉塞、無人值守、智能維養、智慧物流等工作,不斷提升鐵路運輸能力和服務質量,聚焦重點難點,加快運輸結構調整。
二、構建現代流通新體系,打通“前后一公里”
專用線是解決鐵路運輸“最后一公里”問題的重要設施,對于減少短駁、發揮綜合交通效率、提升經濟社會效益具有重要作用。陜西鐵路物流集團所屬鐵路具有獨特的線位優勢,西端的靖神鐵路與“北煤南運”戰略運輸通道浩吉鐵路相連,東端的馮紅鐵路與“西煤東運”重載運輸通道瓦日鐵路相連,處于服務“公轉鐵”和降低物流成本的重要區位。
集運端“最前一公里”建設“47121”鐵路基礎設施網絡,對內實現靖神、榆橫、紅檸、馮紅4條鐵路直連直通,對外實現與浩吉、包西、太中銀、神朔、瓦日、大秦、蒙冀7條鐵路的互聯互通,形成12個外運出口格局,構建以鐵路為骨干的多式聯運物流體系,融入“一帶一路”。
目前建成及規劃專用線49條。靖神鐵路接入專用線19條,目前已建成2條,在建4條,已明確接軌的專用線7條,規劃接入的專用線6條。榆橫鐵路接入專用線16條,目前已接軌的8條,規劃接入的專用線8條。紅檸鐵路接入專用線11條,目前已接軌的4條,規劃接入的專用線7條。另外,還有馮紅鐵路田家寨集運站,神大物流鐵路項目,錦清地方鐵路等3個項目,為降低物流成本、打贏藍天保衛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做出鐵路物流貢獻。
疏運端“最后一公里”打造“641”達海通江連運河體系,服務“三個經濟”。形成秦皇島、曹妃甸、黃驊港、渤海新區、青島、日照6大出???,襄陽、荊州、重慶、九江4大入江通道,經山西中南部通道連通京杭大運河。打通鐵路運輸毛細血管,解決鐵路運輸“前后一公里”瓶頸,實現運輸結構優化調整。
加大川渝地區、“兩湖兩江”(湖北、湖南、江西、江蘇)、山東、河南地區港口和基地等項目合作。陜煤集團構建大物流體系,促進區域密切交流合作和資源優化配置。東出拓展,連接環渤海、融入京津冀經濟圈;西進合縱,聯動陜甘寧、接軌陸上絲綢之路;南下起舞,直擊北部灣、聯通新亞歐經濟帶;北上連橫,結盟呼包銀、挺進中蒙俄經濟走廊。加大疏港鐵路建設力度,構建鐵路運輸與現代物流高度融合的鐵路+多式聯運物流體系,完善鐵路基礎設施、促進區域能源開發、優化“北煤南運”和“西煤東運”通道、保障國家能源運輸安全,構建“沿??磭?,中部看陜煤”的市場大格局,服務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
“前后一公里”物流體系開創新局面。致力于構建“三企五方”合作多贏新格局。通過鐵路通道建設連通國鐵集團、國能集團、陜煤集團三家企業,形成太原局、西安局、呼和局、神華鐵路、鐵路物流集團五方共贏的“三企五方”物流共同體,提高“三西”地區煤炭外運效率。與青島港、日照港等簽訂戰略合作協議,致力于形成“鐵路+運河+海港”物流大通道,構建連通“前后一公里”的鐵路物流通道,有效降低“三區四園”乃至鄂爾多斯盆地煤炭及大宗物資物流成本,服務國家戰略。
三、支撐循環發展新格局,推進鐵路專用線高質量發展
2019年9月,國家發展改革委、自然資源部、交通運輸部、國家鐵路局、中國國家鐵路集團公司聯合發布《關于加快推進鐵路專用線建設的指導意見》(發改基礎〔2019〕1445號),立足當前國內經濟發展大局和鐵路高質量發展要求,以深化鐵路領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從規劃、建設、投資、運營、維護、管理及配套保障措施等各方面,對加快推進鐵路專用線建設提出指導意見。鐵路物流集團將提高政治站位,堅守責任擔當,解決鐵路運輸“前后一公里”問題,促進多式聯運,降低物流成本,為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撐,不斷貢獻鐵路物流力量。為更好地支撐“雙循環”發展新格局,推進鐵路專用線高質量發展,有以下建議供參考。
1.深入對接需求,系統化構建完善鐵路運輸基礎設施網絡。從鐵路物流集團實際來看,目前在項目建設上,還存在著馮紅鐵路東西兩端接軌,錦東至清水工業園鐵路上跨包西鐵路、神大鐵路,靖神鐵路外電工程等方面的問題,希望借助鐵路專用線分會的平臺作用,協調解決鐵路建設過程中的問題,以便更好推進大型工礦企業和物流園區鐵路專用線建設,發揮鐵路專用線在貫通鐵路運輸“前后一公里”中的重要作用,點線結合、整體推進,暢通鐵路運輸通道,優化集疏運體系,打通物流樞紐“梗阻”。
2.積極推動以鐵路為骨干的多式聯運發展,推進港口鐵水聯運設施聯通。陜煤集團構建通江達海連運河的大物流體系,加大川渝地區和“兩湖兩江”(湖北、湖南、江西、江蘇)地區港口和基地等項目合作,加大疏港鐵路建設力度,構建鐵路運輸與現代物流高度融合的鐵路+多式聯運物流體系。希望鐵路專用線分會能在疏運體系規劃和建設上給予支持和幫助,打通鐵路“最后一公里”,暢通“微循環”,實質性推動“公轉鐵”、鐵水聯運等運輸結構調整。
3.推進互聯互通,深化戰略合作,提高“三區四園”服務水平。陜北地區所屬四條鐵路輻射范圍內煤礦257個,總產能約6億噸,化工品約5000萬噸,煤炭和化工產品鐵路外運需求迫切。謀劃為“三大礦區(榆神、榆橫、神府礦區)、四大園區(榆神、榆橫、靖邊、錦界工業園區)”乃至鄂爾多斯盆地提供一流服務。希望發揮鐵路專用線分會在推進鐵路專用線建設運營中的協調組織平臺作用,有效解決鐵路互聯互通方面存在的問題,持續鞏固提質增效成果。